美的推进全球化进程 拓中东非战略布局
埃及地理位置优越,埃及制造可辐射非洲、中东和南欧,具有可利用的天然物流辐射优势。Miraco 公司在当地享有很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占据埃及空调市场的主导地位,拥有优质的渠道资源。通过收购,美的获得投资Miraco 公司产品、品牌及市场的机会,继而成为美的开拓非洲市场的优质平台,美的也将以此为基础继续深化与国际知名家电企业的战略合作。
“美的此次的成功收购,既能达到迅速进入埃及市场的目的,又可以减少开拓当地市场的成本及时间,有效降低了风险”家电行业分析师王念春分析指出,收购埃及Miraco 公司,是美的继2007年 “落子”越南成功拓展东盟业务之后,在国际化进程中的又一精彩之笔。
业内专家表示,由于经济发展和天气炎热,非洲市场对空调的需求旺盛,虽然近些年增速很快,但由于绝对数量小,未来市场潜力巨大,因为非洲正成为各企业关注的重点市场。
据了解,Miraco公司是一家在埃及开罗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为联合技术公司子公司开利公司实际管理,主要生产销售家用空调、中央空调及冷链产品,目前占据埃及家用空调、轻型商用空调与中央空调市场份额的主导地位,在当地拥有很好的生产、销售网络。据开罗交易所网站信息,该公司2009年收入约2.1亿美元,净利润约2,000万美元,而2010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20%,净利润同比增长88%。
重庆美的空调维修服务中心专业致力于重庆美的空调维修,重庆美的空调售后,重庆美的空调安装,重庆美的空调加氟等售后服务专业人员24小时服务。
务实稳健的国际化路线 美的海外业绩飘红
美的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海外市场的拓展,2010年,美的制冷整合了空调、冰箱、洗衣机、中央空调和暖通产品等全部制冷家电产品,成立了国际事业部作为美的制冷全球化运营的平台,以加快推动全球化进程的步伐。随着2010年上半年各海外市场开始强劲复苏,美的出口连续保持高速增长,据国家信息中心报告显示,美的空调已经连续三年蝉联海外市场销售冠军。
“展望未来,美的集团明确提出了到2015年要实现年销售收入300亿美金,即‘再造一个美的’的宏伟构想。在实现这一构想的过程中,国际化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日前举行的2010年美的全球经销商大会上,美的电器董事长兼CEO方洪波阐述了全球化对对于“再造一个美的”宏伟目标实现的重大意义。
方洪波指出,美的始于多年前的国际化、本土化布局,前瞻性地在海外设立贴近市场的办事机构和分公司,将进一步增强企业组织能力的竞争优势——细分主体、责任清晰。美的电器经过多年的内部成长和对外收购、整合,在空调、冰箱和洗衣机领域都有了很完善的国内区域布局,未来将是美的在国际市场施展拳脚的时期,国际化是美的电器必须要走的道路。踏踏实实、稳扎稳打、布局发展中的且高速增长的区域市场,美的正在以其独特与务实的方式,逐步落实国际化和全球的本土化战略。
重庆美的空调维修服务中心专业致力于重庆美的空调维修,重庆美的空调售后,重庆美的空调安装,重庆美的空调加氟等售后服务专业人员24小时服务。
强化技术创新 美的苦练“内功”发展提速
10月11日晚间,美的电器(000527.SZ)发布前三季度业绩预增公告,公司预计1-9月的净利润约23.2亿元—31亿元,同比增长50-100%。
“开行业之先河的美的,致力于从营销拉动型企业向技术驱动与营销驱动相结合的双轮驱动型企业战略转型。今年上半年美的在中国家电业上市公司中的优异表现,体现出其转型步伐已获实质性进展。”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向记者分析道,在中国绝大多数家电企业还在“价格战”和“概念战”的泥淖中痛苦徘徊时,美的却已远离喧嚣炒作,静心研发核心技术,通过自主创新获得快速发展的源动力。
为了强化技术创新,以技术领先把握行业制高点,美的成立了制冷研究院及技术专家委员会,统筹基础性、关键性和前瞻性的技术研究,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促进技术交流与协同创新,目前技术专家委员会已经涵盖变频、制冷、电控、流体风道、振动噪音、工程材料应用等六大方面。2010年上半年,美的在变频空调核心技术、大功率直流电机控制技术、超节能冰箱、洗衣机变频控制、新型换热器、新冷媒压缩机、环保制冷剂应用、电子可靠性技术、流体风道优化、振动与噪音、材料应用、仿真设计等共性技术、基础技术、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一定突破与进展,美的对核心技术的掌握能力及自主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强化。同时,美的在用户体验研究、物联网技术等方面也加大了投入力度,并在用户体验研究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
美的集团董事局主席何享健表示,到2015年美的规划实现销售收入2000亿元,实现“十二五”期间“再造一个美的”,力争进入世界500强,成为全球白色家电前三强、受人尊重和信赖的、具有全球竞争能力的企业集团。业内专家表示,作为中国白色家电行业领导者的美的,正在进行有效的全球化市场布局和拓展,塑造全球化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依靠大规模且持续增长的内需市场的支撑,逐步提升自身在全球范围内的长期竞争优势,将成为“中国制造”迈出国门的典范。